close

Hysteria...
亂晃晃到的,
我只能說"歇斯底里"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。
 





歇斯底里的由來  原文


歇斯底里(hysteria)一詞,來自於古希臘的醫療典籍,當初的學者以為:
只有女性才會出現歇斯底里(包括轉化症與解離症)的症狀,
他們並認為:歇斯底里是由於子宮在體內亂跑,移開原本該有的位置所造成的。
從字源上來看,hyster-這個字首,就是子宮的意思。

到了公元兩世紀,偉大的醫學家蓋倫(Galen)大力駁斥此種說法,認為子宮不可能在體內亂跑。
蓋倫並鄭重宣稱,歇斯底里的真正原因,是子宮內的分泌物異常囤積所造成的。

此後一千多年,各種關於子宮是如何產生歇斯底里的理論一一被提出來討論,
直到十七世紀,一位英國醫師Thomas Willis才開始懷疑:
跟歇斯底里有關的,說不定不是子宮,而是腦子。

此後兩百年,人們的觀念漸漸變了,腦部疾病說開始佔上風。
到了十九世紀,人們已經相信:重大情緒刺激會誘發歇斯底里。

當時,有位法國學者Charcot就宣稱,歇斯底里是大腦的功能性疾病,而非器質性病變,因為他發現:
催眠亦可以引發類似的症狀。Charcot的理論傳給了他的弟子Janet。
Janet宣稱:歇斯底里是心靈功能的解體,導致原本統整的思想、情緒、行為、人格產生分裂。

後來,弗羅依德Freud前來請教Charcot,見識到催眠與歇斯底里的關係。
回去後,Freud便建構了他的理論,
他宣稱:患者幼年時期,一些跟情緒有關的重大衝突被意識壓抑(repression)到潛意識中,
才造成歇斯底里。
Freud認為這些衝突都是跟性有關,而Janet則擴大了衝突的範圍。
這樣的理論,在一次世界大戰中,許多歷劫歸來的軍人都發生歇斯底里,因此得到支持。

至今,儘管歇斯底里一詞已經不再被使用,但他的致病理論則保留下來了。
唯一較為特殊的,是1961年Kreschmer提出的理論。
他認為解離現象是正常心理的機轉之一,健康者在面對壓力時,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,
但症狀很快就能消解。而那些症狀會慢性化為解離症的人,
是因為受到習慣化與自我增強(有secondary gain)的結果。
不過,這理論仍缺乏證據支持,有待近一步研究。

 

 


 

 

由「歇斯底里」症談起  原文

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  婦女身心醫學小組 蕭美君主治醫師
  
  臨床門診,常見病患或家屬用〝歇斯底里〞這四個字,來表達各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或行為。〝歇斯底里〞是指病人本身所認為的或是所表現出來的症狀,和醫療上的客觀檢查評估,出現差異,常發生在心理衝突或壓力事件的時候。但這樣的行為可能是無意識的,而非故意和自己或和旁人過不去,因此要避免對歇斯底里行為,產生太多批判及為難。而男性及女性在情緒表達的不同,有生物學及社會心理種種證據,尊重彼此差異,瞭解真正隱藏訊息,是兩性須學習成長的課題。
  若歇斯底里的表現,是在身體的症狀:例如在壓力衝突時,突然雙腳無力、一側偏癱、眼盲耳聾、局部皮膚麻木或失去感覺,甚至以痙臠或癲癇來表現,做了各項醫學檢查,都找不到毛病。這樣的疾病稱為轉化症,是病患無意識地以身體的症狀來避開巨大的內心衝突。若高度懷疑是轉化症,不可直說病人是在裝病,若直接戳破這無意識內在焦慮的防衛機轉,這內心巨大衝突,在無法承受及預期之下,陡然浮現,旁人又無法專業處理下,病人極易崩潰。家人尤須更包容體諒,由精神科醫師與其他科醫師共同處理,密切追蹤身心變化,讓病人逐漸放鬆,面對原有壓力,此時可教導患者更多元化及更成熟的壓力因應策略,以求症狀慢慢緩解。平時之情緒,也宜採大禹治水的〝疏導〞方式,適度釋放,而非壓抑累積。若是歇斯底里表現在心理精神方面,常見的是解離症狀:例如在壓力衝突下,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,或是忘記重要的個人資料及事件等等。另外,也有人稱〝身體化疾患〞為歇斯底里表現。這類患者,在三十歲以前,出現多種身體抱怨,求醫均無效。但診斷應慎重,小心過度診斷。
   歇斯底里現象的產生,多有其幼時發展及心理動力學上的意義,再加上後天文化與環境壓力的影響,在可能恰巧身體的確出現器質性疾病下混合發生。究竟是身體或心理因素,其實已經分不清楚,但多半是身心相互影響、混合表現,人類情緒表現之複雜,可見一斑,這也是目前身心醫學(psychosomatic medicine)益見重視的原因。
  現代女性,身兼多重角色,平衡不易,在如何做個〝好〞女人與〝自在〞女人之間,內心衝突、焦慮不斷。相對男性在權力及工作中滿足,女性較從人際互動付出與回饋中完成,所以人事複雜之互動與關係起伏,加上多重角色的壓力,情緒與焦慮相應而生;多練習問題與衝突的解決能力,傾聽個人內心底層的聲音,勇敢面對必然的衝突與壓力,找出真正的身心焦慮來源;自信地以女性獨特的感性與力量,學會跟自己妥協相處,方能管理焦慮,對抗沮喪,不再害怕。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reverlove 的頭像
    foreverlove

    The Key To Happiness

    forever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